Merry Christmas!必美地板帶您盤點歐洲五國的圣誕習俗
Merry Christmas!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又到啦~大家都收到圣誕老人送出的驚喜禮物了嗎?在歐洲,圣誕節的地位是非常高的,相當于春節對中國人的意義。每到圣誕節,家家戶戶都會布置好絢爛的圣誕樹,小朋友們互贈賀卡,大人們會給孩子們送上禮物,還有各種有趣的圣誕活動。當然,除了這些,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還有自己獨特的慶祝方式。
奧地利——不乖的孩子是要被吃掉的
奧地利不僅是音樂天堂,它呈現給世人的財富遠不止這些,經過悠長的歲月,這個中歐王國依然保留著不少久遠的民族節日和傳統風俗。每年的12月25日夜晚被奧地利人成為“克蘭帕斯之夜”,圣誕老人的好朋友Krampus(克蘭帕斯)都會在人間現身,晚上孩子們會把鞋子放在屋外,過去一年表現好的孩子會得到圣誕老人的禮物,但表現不好的孩子的鞋子里會被插上白樺樹枝,圣誕夜會被帶到山里吃掉。
意大利——寫詩感謝父母
意大利的圣誕節,大人們一早就布置了這個“陣容龐大”的PRESEPPE,這是意大利人過圣誕節的一大特色,主要是再現耶穌圣嬰誕生時候的情景。PRESEPPE有大有小,最重要的是有圣嬰,圣母瑪利亞和約瑟,一般還有稻草,寓意馬棚里誕生的奇跡耶穌。
意大利還有一個圣誕習俗非常有教育意義:在圣誕節,孩子們會寫作文或撰詩歌,表示感謝他們的父母在一年來給他們的教養。他們的作品在未吃圣誕大餐之前,被暗藏在餐巾里、碟子的下面或是桌布里,父母裝作看不見。在他們吃完大餐之后,便把它取回,向大家朗讀。
德國——圣誕節花錢最豪爽的國家
德國的圣誕節不僅是12月25日那一天,而是會持續40多天,從11月26日后的第一個星期天開始到12月24日,稱為 “基督降臨節”。在德國過圣誕節,“圣誕日歷”必不可少。傳統的圣誕日歷像一個小房子,上面有24個窗戶。從12月1號開始,人們每天早晨起來打開對應日期的那扇小窗戶,等到把所有窗戶都打開,圣誕節就到了。因此,這樣的日歷也叫“圣誕倒數日歷”。如今圣誕日歷里的東西通常都是各式各樣的巧克力、糖果之類的甜食,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享受開圣誕節歷的樂趣。
德國還流行圣誕前出獎金(Weihnachtsgeld),就算公務員也有一個月獎金,商業機構另計,但一般也不少于一個月月薪,讓員工過一個真正的開心圣誕,所以德國人圣誕花費特別豪爽。
挪威——藏掃把
挪威人將圣誕節稱為“jul”,實際上早在挪威人開始信仰基督教之前,便已開始慶祝圣誕節,雖然已無法考證圣誕節在挪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什么時候,但我們知道先人們曾在節日中宰殺牲口祭神,還會飲用啤酒,挪威圣誕節是從平安夜全國教會的鐘聲中開始的。挪威民俗中有一種被稱為“fjøsnissen”的圣誕小妖精,他的個子非常矮小,身量與小孩子接近,但扮相卻酷似圣誕老人。據說他住在谷倉中,為人們守望糧食和家畜的安全,因此作為感謝,挪威人要在圣誕夜的晚上,為他在門口放一碗粥。
如果你在圣誕前夜去挪威游玩,會發現挪威人每年平安夜都不厭其煩地把所有掃把藏起來,許多大老爺們兒還要拿出獵槍朝空中放幾槍以示警戒,算是異教徒的習俗。這其中也是有典故的:當地傳說中,巫婆和其他各種魔鬼會在平安夜出沒,而巫婆行走江湖必備的就是掃把。
比利時——“上天”吃圣誕大餐
比利時的圣誕集市保留了基督教的傳統文化根基,又增添了比利時所特有的外在形式。超過250座圣誕小木屋分布在布魯塞爾最熱鬧的幾個街區,摩天輪、滑冰場以及身著奇裝異服在集市游行的人們給冬天增加了不少樂趣,集市里當然少不了月桂香紅酒和各種美味的比利時特色小吃。
除了傳統的慶祝形式,2006年比利時大廚大衛·格希爾斯創辦的“空中晚宴”以其非凡的用餐體驗迅速博得食客歡迎。12月25日,“圣誕空中晚宴”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啟動“上天吃飯”模式,這個裝飾著彩燈的超大號雪橇就是餐桌,食客們在椅子上坐好后還要系上安全帶,廚師也系上了安全繩,一切就緒,圣誕老人宣布:坐穩了,咱們要飛了!起重機將雪橇送上半空,抵達一定高度后,廚師們就開始為食客烹飪美食了。
圣誕節的到來意味著2019年只剩下最后的幾天,我們即將迎來嶄新的2020!所有美好終究會如期而至,讓我們一起開啟更加幸福的新十年!